深入了解靠谱鸟平台及创始人邬财浩
2004年,邬财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,修读硕士学位。
邬财浩现在的起床时间依旧是六点多,他会出门跑步半个多小时,然后回家洗个澡再去工作。他指指脚上那双款式老旧的跑鞋说,这双鞋穿了三年多,该换一双了。
“你们能看得出我以前有150斤吗?”他笑道。
这位跑过两次全程马拉松的跑步爱好者,以前跑个800米都有点吃不消。他喜欢简单的快乐,加上精力有限,跑步是最好的选择。“以前也喜欢去诗朗诵会,现在不去了,没那么多时间。”他挺无奈。
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,这不是他做的第一次取舍。
从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前夕,他拿到了Google的offer。但为了回报一直支持他读书的叔叔,邬财浩选择回老家帮他。现在想来,当时的选择并不完美:“刚毕业的大学生,还是要去大公司磨练一下。因为你的视野和范围会变得不一样,人之所以不一样,就是看你处于什么样的群体之中。”
在老家工厂做管理的那几年,邬财浩深刻感受到社会的复杂性。2008年,这家分厂在金融危机中被暂停,于是他进入工厂总部工作。后来实业越来越难做,工厂遇到了些难题,邬财浩每晚都在工厂陪着叔叔工作到两三点,看着叔叔红着眼烟一支又一支地抽。他深深体会到了叔叔的痛苦和做实业的艰辛。
他坦言,自己常被家人朋友说书生气太重,有点太理想主义。2012年,他给自己放空了一年。这一年里,他做两件事:跑马拉松,看球面几何。
邬财浩十分享受跑步这项运动,他总说这是一种简单的快乐。从刚开始的一天800米都累得不行,到后来全程马拉松只花了四小时十五分钟,邬财浩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。马拉松给他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素质的提高,更多的是对他毅力的考验。“我每次战胜人喜欢温暖和安逸的天性,在寒冷的清晨出门跑步,都会很有成就感,就像打败了恶魔。”邬财浩又顿了顿,“跑马拉松这一路上是很孤独的,四个小时做一个同样的踏步动作。到后来有困难的时候,想想自己跑马拉松时都能咬牙撑到终点,就觉得其他的痛苦都没什么了。”
至于看球面几何,邬财浩坦言,“不想让自己变笨变傻,其实心里面还是一个书呆子,想把这些知识都捡起来。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嘛,良好的体力,灵活的大脑,一个好奇的心。”
马拉松跑够了,球面几何看熟了,耐不住呆在小县城的郁闷,他回了趟北京去找了导师。他们一起去爬了山。在山顶上,导师问他有什么打算。他说不知道,挺迷茫。
2013年9月,在导师的推荐下,邬财浩重返光华,在创新创业办公室帮忙。一个月后,他参加了一个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沙龙。这一次,他从小种下的企业家梦被勾起了。没过多久,他已经产生了初步的想法,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。“创业最早期的时候其实是很痛苦的,因为你要讲你的故事去打动别人,很难。所以一开始有人站在你身边是很幸福的事情。”邬财浩不久之后顺利地召集了自己的团队,开始踏上一条没走过的路。
2014年3月份,邬财浩的团队注册了公司,起名“靠谱鸟”。
邬财浩坦言或许是因为浙江人四海为家的文化,他自己从小心里就有创业的梦想。“我比较折腾,不是特别求稳,再加上后来一直和创业圈的人在一起,自然而然你受到了感染。”创业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。
“创业的人都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和力量,因为本身这就是一条置死地而后生的路,选择这些路的人都比较有正能量,在绝境中还可以看到希望。”他很享受创业圈子里的热血。
创业最艰难的是起步阶段,因为“那时候什么都没有”。2014年5月份,邬财浩带着自己的想法去找了大师兄俞敏洪,希望可以拿到融资。但或许是因为当时还仅有想法没有产品,俞敏洪说自己听不太懂邬财浩的想法。这次的尝试于是没有成功。而真正让邬财浩伤心的是半年后,俞敏洪的洪泰基金看懂了,投资了一个和靠谱鸟类似的项目。
“在发展过程中,因为合伙人对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上的看法有争论,也碰到很多叫好不叫座的困惑。”邬财浩解释道,“就是大家都很认同这样互助金融的形式,但是踊跃注册来投资校友的人却相对有限。”
尽管创业之路有着各式各样的困难,邬财浩依旧坚定。
邬财浩在朋友圈里引用孙正义《飞得更高》中的一句话:“一切的成功,都是源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。”在一次和清华的一位创业CEO辩论的过程中,邬财浩亮出了自己的观点:“创业都是有情怀的,技术不是问题。”比起金钱上的成功,他和团队更希望“能帮上靠谱的校友,以解他们的不时之需”。
他希望在高素质、高信誉的名校校友圈里建构起一个“人人靠谱”的金融平台:“金融这个东西是没有温度的,我们要做的是有温度有态度的互联网金融。”
理想远大,但在目前阶段,他们首要的目标还是“想办法活下来”。
“创业最有魅力的就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,你去给别人打工,你都能看出来你以后发展的轨迹,变化性很少,挑战也是很少了。创业的过程中你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。”邬财浩曾经说自己是射手座,不喜欢循规蹈矩,他的人生也的确波澜起伏,“因为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,所以这一路上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。因此有人说你这一生至少得创过一次业,不管成功还是失败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