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到现在也没出差,以至于出行的脚步慢了些,五一小长假想想哪里人也多,但是不能宅,就在京郊转转吧。说是去@北京 的郊区,可都不近,发挥网络的力量,去绿野上找了找同城结伴出游,正好有去@门头沟 的。于是乎五一歇了一天,一来缓解前天单位组织的长沟长走二十公里的劳累,二来第一天出城必堵(后来新闻说1号八达岭高速堵了55公里.......)联系好橄榄户外的领队,去的是@爨底下 村和灵水举人村,二号一早在惠新西街南口集合,大巴车拉着40多人出发去京西咯。 8点半出发路上开始较顺利,进入山区109国道后速度慢下来,五一小长假都出游了,城里的人真不容易。11点半终于到了,道路边停了不少车大车进停车场有点困难,好在大门不远了,在车上困了仨小时也该下来走走了。

天气还是不错的,山里有些风略凉。

步行几分钟到达景区门口

@爨底下 村位于@北京 市@门头沟 区斋堂镇西3公里,是一个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保存较好且集中的村庄。因访古热的名声大噪,电影《投名状》在此取景,更使得这里成为京郊旅游的热点,目前有76家保存较好的农宅可供游览,最古旧的一些农房则只是一堆废墟。

@爨底下 村有个地名叫“爨头”,在村上边,明代这里是“爨里安口”,村名“@爨底下 ” 因明代军事隘口而得,爨、川谐音,后人去繁从简变为“川底下”。此处地势险要,从@北京 到@河北 @怀来 的古道从这里通过,因此就形成了险关隘口,辽代时名为“南暗口”,由“山后八军”中的青白军驻守,辽代时期,宋朝与金国联合攻辽,在攻打燕京(今@北京 )时,金国大将粘罕率兵从矾山小盆地出发,翻越黄草梁,从南暗口出奇兵,大道,迅速攻到了燕京城下,一举攻克燕京,成为古代有名的战例。明代时,在此设立爨里安口,派兵戍守。因此村位于爨里安口之下方,故名为 “@爨底下 ”。

“爨”字的解释:其一,是根据姓氏而来。其二,是源于军事。

没上到最高的观景台,就在半山腰来个全景吧

进村子里走走,一线天有点远时间不太够了。

四合院结构

残垣

农家的大灶台

节假日人多出游还是很麻烦,留了一个半小时的游览时间是有些短,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不太尽兴,可谁叫这是公众节假日呢。中午一点半回到大巴准备去下一个村子灵水村,可偏偏出去的路上先是一辆小车越黄线把对侧车道的车蹭了。车主的蛮横导致堵塞交通大车没法出去,好容易闹到报警处理完了,微博上吐槽曝光了一把,出去景区的道路又因为混乱的停车和不靠谱的流量控制变得很艰难,橄榄领队下去亲自疏通交通才让我们的大车出了景区。

沿109国道往回走大约十多公里,终于在三点前到达了灵水举人村,@中国 历史文化名村之一。

灵水村现为北京 西南部门头沟区 斋堂镇 辖村,位于镇域@西北 部,距镇政府12公里,东南部距政府驻地32.5公里。村子距109国道 4公里。 自明清科举制度盛行以来,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,曾有刘懋恒 、刘增广 等众多举人出现,因此灵水被当地人冠以“举人村 ”。灵水村形成于辽金时代,不仅村落古老庞大,辽 、金 、元 、明 、清 时的古民居多,而且过去民间所信仰的诸神尽有。

北山翠柏:灵水村北有一座小山岗,名为“北山”,@山口 处有一株千年古柏(侧柏),树冠平展,枝杈横生,树叶茂盛,宛如华盖,傲然独秀,被当地人美称为“京西灵芝”,为国家一级古树。

土岗上有所废弃的小学校

柏抱桑榆

悠闲的村民们

老家具

村委会

村务公开

去年芒果台的《爸爸去哪儿》第一期开播就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,里面五位小朋友的表现获得了很多的肯定和支持,拍摄地点就在灵水村,也带动了小村庄的旅游业。好多都是举人宅院。

这还是那群羊

一号家庭的住宿处

二号院 Cindy

小狗崽崽 卡哇伊哦

三号院 小志和kimi

四号院张亮家的

整个院子很大气,面积很大

五进“四合院”山区罕见

五号院村长家,石头住的

这条中华田园犬有印象吧

村口小卖部

古朴的村落,基本保持着原始风貌,四合院在山区实为罕见。

作别灵水村,4点半驱车返回,大风吹来下起了雨,回去的山路依然拥堵,出了109国道才顺畅些,终于晚8点多回到市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