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清楚,单靠“看广告赚积分”这种简单套路,迟早会被识破,所以必须给骗局披上一层更华丽的外衣。

于是,张小雷不断推出一些看似高端的项目和概念,比如“钱宝币”,规则复杂到让人头晕,普通用户根本看不懂,但平台却给人一种前途无量的假象。

他还买了一些空壳公司,伪装成“上市公司”,非法售卖股票,让投资者误以为自己有机会赚大钱。

此外,他还向入驻钱宝网的微商收取两万元“保证金”,并将一些真假难辨的艺术品拆分成份额,让会员们认购买卖,营造出高端投资的假象。

这些新花样本质上都是左手倒右手,打着“高科技”“创新金融”的幌子,吸引更多资金涌入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张小雷很懂得投资者的心理,他明白光靠金钱诱惑还不够,还要让他们有归属感和认同感。

于是,他经常请会员吃饭,与投资人打得火热,增强了投资的说服力。

被“老板”如此重视,很多“宝粉”感到非常暖心和自豪,觉得自己不是普通投资者,而是张小雷事业的关键伙伴。

每当有人质疑钱宝网涉嫌诈骗集资时,这些“宝粉”就会主动站出来,为钱宝网辩护,甚至攻击质疑者,用所谓的“忠诚”维护这个即将崩塌的骗局。

此时的张小雷,一边享受着投资者源源不断的财富,一边过着极度奢靡的生活。

他在花钱和个人生活上毫不掩饰。

有个姓邢的人,从张小雷那里拿到几千万,买了七套房子,靠收租过日子,财富翻了一番。

张小雷的秘书也因为关系不错,得到了他在大连买的六套房子。

他还在公司高管群里发送一些不堪入目的照片,并且用直白的语言搭讪女下属,令人感到非常难堪。

有个音乐老师黄某被张小雷看中,他提出每天给两万块钱,让黄某跟着自己。

五年下来,张小雷在黄某的银行卡里转了三千六百多万,还送了她一辆奔驰和几套房产,总价值几百万。

黄某明知这些钱来路不正,却还是和家人一起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,通过几十个银行账户,一点一点转移到美国。

她还去拉斯维加斯的赌场,试图将这些黑钱洗白。

张小雷可能早就做好了准备,既然骗局注定要结束,那就趁着还没完的时候,尽情享受金钱带来的快感。

到了2017年底,情况发生了变化,新进资金的速度明显减缓,而老用户的本金和利息兑付压力却越来越大。

很快,新进资金已经无法满足利息支付,钱宝网的资金链断裂。

张小雷试图怒斥“跑路”的谣言,还悬赏找人肉写“黑稿”的人,试图稳住投资者的心。

他不断请大客户吃饭,展示虚假的资产证明,试图让他们相信钱宝网还有还款能力。

但这些都没用,年底那三百亿的窟窿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,张小雷怎么也填不满。

再加上他早年有案底,护照被扣,无法像其他骗子那样逃到国外。

于是,他主动到警察局投案自首。曾经享受过荣华富贵的他,在听到法院判决的那一刻,立刻当庭认罪。

或许他觉得轻松了,毕竟这场荒唐的骗局终于结束了。

截至目前,投资者已经领取了两次赔偿,但总金额还不到他们投入资金的8%。

钱宝网的事情虽然过去了,但那些看起来极具吸引力的投资陷阱仍然层出不穷,让人防不胜防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